今年五一劳动节,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庆祝活动,表彰了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其中,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的数控机床技能大师时敬龙,因其卓越贡献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11月15日,在广州国际商用车展览会上,时敬龙作为一汽“大国工匠”的代表,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从他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技能的执着追求和对工作的无私奉献,感受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汽车工业振兴的深厚情感,也更好地理解了“大国工匠”的真正含义。
时敬龙是数控技术领域的杰出代表。自2009年加入一汽以来,他一直专注于商用车核心零部件的精密加工工作。他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不懈努力,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推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进程。他向记者解释说,商用车开发包括设计、试制和测试三个重要环节,而试制是连接设计与测试的关键一步。通过数控加工,他将设计图纸上的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时敬龙从一名技术新手起步,跟随师傅学习,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承担项目的专家。他不仅在工作中全身心投入技术研究,业余时间也不断自我提升,完成了三维设计、增材制造等多项技术培训,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各类技能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学习和实践,显著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
时敬龙追求的是极致的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展现工匠精神。多年来,他领导完成了42个公司级项目中的近3000件高精密零部件加工任务,节约了价值1225.47万元的成本。他拥有73项国家专利,包括11项发明专利,并获得了27项科技创新成果奖,其中8项为国家级奖项,为解放品牌核心产品的自主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时敬龙还带领团队创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功孵化出5个子工作室,每年培训超过5400人次,为解放培养了大量优秀技能人才。他的成长历程和荣誉成就,激励着周围的人全力以赴地学习和工作,追求卓越。
在采访中,时敬龙被问及一汽解放最新发布的J7创领版牵引车在研发试制阶段遇到的挑战。他表示,团队参与了J7创领版新车多个关键零部件的试制工作,其中发动机缸体、缸盖以及变速箱壳体、整车轻量化支架等核心零部件的加工尤为重要。谈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攻关过程,他提到了J7创领版自主CA6DV1发动机的开发。在这个项目中,团队承担了在缸盖上加工多个微小孔的艰巨任务,这些孔用于精确测量缸盖内部温度,对发动机试验至关重要。任务的难点在于孔的直径极小,如同绣花针一般,且需要贯穿整个缸盖,同时还要穿透缸盖内部的多个陡峭侧壁,极易在加工过程中损坏工具和缸盖。
面对紧迫的时间和繁重的任务,为了解决加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时敬龙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编程、工艺和实操验证,经过数百次的反复试验,最终成功开发出了包括超深腔异形阶梯孔修形技术在内的七种先进操作方法,攻克了缸盖无损加工的技术难题。在项目初期,他们全力以赴,力求实现设计师对这款高端产品的理想设定,为J7创领版新车的顺利投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还就国家提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一汽的人才培养策略向时敬龙提问。他回答说:“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正处在一个绝佳的发展时代和机遇中。一汽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在智能制造和新能源领域大步前进,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和工程。在我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多方面的协同进步,比如创新驱动、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等,但我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始终是‘人’。只有让一汽和解放涌现出更多的高端人才,我们才能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更好地支持自主产品开发,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和升级。”
时敬龙继续说道:“作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一汽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让技术人员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并参与到重大项目的研究中。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公司不遗余力,通过内部培训、技术交流、专家讲座等形式,为员工搭建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同时积极鼓励员工创新,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让我们的创意和想法得以顺利实现。此外,一汽打破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实现了管理和专业序列的双通道并行,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让员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和特长,实现自我价值。我深深地感到,生活在一汽这片沃土上,非常幸福和满足,心中充满了对这片沃土的爱和感激。”
通过时敬龙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汽技能人才的奋斗身影。这些人才不仅是一汽的宝贵财富,也是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展现了科技强国的雄心壮志。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相信会有更多像时敬龙这样的“大国工匠”出现,他们将以精湛的技艺和坚定的信念,让“中国制造”的品牌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