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登录
咨询建议请留言

广汽日野与因湃科技战略合作——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历史性跨越

卡车人 2025-04-02 10:20:02

在2025年的春天,广汽日野与因湃科技在广州的握手,不仅是合作协议的签署,更是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商用车行业正从燃油的桎梏中挣脱,向着新能源的光明未来迈进。在这个转变中,动力电池如同心脏,跳动着车辆的生命线,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续航和效率,乃至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广汽日野与因湃的合作,正是在这一核心领域发力,通过自主研发电池技术,打破行业瓶颈,为广汽商用车在新能源技术自主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对未来的一次大胆投资。广汽集团,凭借十余年的研发与应用,积累了超过100万台电池产业化的经验。因湃,作为广汽新能源布局中的重要一员,凭借多年的技术沉淀,已经具备了全栈自研自产的能力,成为技术革新的先锋。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18GWh的电池量产线,并计划在2026年将产能提升至36GWh,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制造的优势。因湃的成功,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入选首批国家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成为首家全子域全条款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三级认证的锂电企业。在2025年2月的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行榜中,因湃位列全国第八。广汽日野与因湃的合作,不仅仅是技术的联合,更是生态的共建。双方将围绕技术研发、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标准化推进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通过“三共”协同发展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产业升级。在科技共研方面,双方以广汽研究院为核心,聚焦新能源商用车的核心痛点,开展全栈技术攻关。在电池系统领域,重点突破“超长循环寿命”技术、“毫秒级主动防护”安全架构以及“超级快充”解决方案。同时,探索固态电池与氢燃料电池的复合动力方案,构建多技术路线的研发储备。生态共建方面,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数字孪生系统,贯通“研发-智造-服务-再生”全价值链。在制造端引入AI质检和柔性产线,实现电池包定制化生产;服务端建立覆盖全国的智慧云平台,提供实时健康监测和预警服务;回收端搭建逆向物流网络,通过梯次利用与绿色再生形成商业闭环。标准共创方面,双方将锚定商用车电池标准体系的规范和进化,均衡充换电系统布局,通过模块化电池舱设计,使续航能力可随运营需求弹性扩展,从根本上解决里程焦虑问题。自研电池的重磅发布,以其“长寿命、高可靠、轻量化、强防水”为核心竞争力,解决了重卡市场的核心痛点。采用低耗锂负极设计与多阶梯成膜技术,常温快充循环寿命超过7500次,支持整车全生命周期行驶里程突破200万公里,显著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在安全性能方面,搭载的弹匣电池2.0系统通过了针刺、整包枪击等极端测试,实现了“不起火、不冒烟、不渗水”,温升与电压波动近乎为零,即使在暴雨、涉水或高湿环境中仍能稳定运行,为矿山运输、长途物流等复杂工况提供了坚实保障。MTB集成,消除冗余结构,提高集成效率。该自研电池还应用了微晶超能铁锂技术,结合超薄铜箔与长薄方形叠片设计,进一步优化了载货空间与运输效率。同时,大幅缩短的补能时间,为破解新能源重卡“续航焦虑”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广汽日野与因湃将以此次广汽商用车自研电池打造为合作起点,围绕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及生态共建全面发力,通过构建核心技术专利壁垒、垂直整合供应链体系以及差异化场景解决方案,打造三电技术领域的护城河,持续强化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竞争力。双方将以战略合作为纽带,深化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协同创新,共同探索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能源服务等生态闭环,进一步拓宽护城河的深度与广度,开启新能源商用车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图片


标签: 广汽日野因湃科技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自主研发
阅读量:
注:1卡车人网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作者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卡车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任何第三方网站如有转载意愿,请根据文章标注来源自行沟通转载许可,并在获得转载许可后转载,并保留原文一致出处。
反馈
分享
收藏

反馈咨询

热招职位

QQ空间 新浪微博 QQ好友 微信好友
取消